1月19日晚,月隐星稀,天寒地冻。但在位于Madison Heights 的美华中心主大厅内却是欢声笑语,春意盎然。这里是大底特律地区(含温莎,安娜堡)校友会成立大会的现场。一进入会场,投影在墙上的学校风景, 就使得刚刚到会的校友们顿感亲切。东区教一楼前的镜湖映亭, 西区教三楼边的柳絮飞莺,多个大型国家实验室的雄伟身姿等一一映入眼帘。大家由衷的感叹学校这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从59级到03级,很多校友平时难得见面,这次也有了畅叙友情, 回忆在母校美好时光的大好机会。
大会由776校友朱斌宣布开始.众人仿佛回到了充满青春的大学校园。首先播放的是一段学校为50周年校庆摄制的记录片。影片不仅回顾了从建校伊始简朴的开学典礼到现在美丽的校园景观, 更有科大校友参与研制的神舟六号点火发射的壮观场景, 中间不时穿插著老一辈科学家和熟悉的杰出校友们的身影.
接著829孔勇宣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发来的热情洋溢的贺信。“你们在科大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你们带著科大的印记、科大的希望,走上人生新的阶段。你们奋斗在异国他乡,你们遨游在世界科技和经济的海洋。你们的事业起始于科大,你们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番拼搏都会记载在中国科大的历史上。母校和你们血脉相连,荣辱与共,期待经常得到你们的信息。希望校友们在海外互相帮衬、不懈努力,欢迎你们经常和母校保持联系,一如既往的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中科大著名才子诗人,805李东为校友会成立特作词一首<贺新郎>,并从芝加哥顶风冒雪专程赶来参加大会. 771张智民,776朱斌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首情景交融的诗词. 引起了校友们热爱母校, 情系母校的共鸣及一片掌声。
接着,中科大第二届学生,591学长李庆利讲述了58年学校的筹建过程和在北京时的学习生活. 老校长郭沫若对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都十分关心, 每学期同学们都能看到郭老在校园的身影.郭老亲自写了校歌,并给大家诵读讲解,在开学典礼上和同学一起唱校歌,希望科大同学为国家的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这生动的历史使年轻的校友们又受到了一次爱校教育,受益非浅。805校友骆利民则用投影图表简单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卓越成就.使年长的校友们仿佛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母校。大家对母校感到由衷的骄傲自豪!
校友会的组织发起人,849蔡文嘉随后简要介绍了大底特律地区校友会的筹备过程,校友会的章程并提请大会通过了章程草案。在每位到会的校友对自己作了简短介绍后,校友筹委会的每位成员也上台作了自我介绍.大会以鼓掌方式通过了以校友筹委会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
虽几经彩排试音,在文艺演出开始时音响仍意外出现了故障。开场舞的音乐小磁盘从TRACK滑进了机器。不仅舞蹈音乐无法播放,还影响了整个设施的使用,只好重新调整演出内容。但校友们给于了充分的理解和耐心。一位旁观者感慨地说"这体现了中科大人的素质。"中科大的学子及亲属们为校友们及家人奉献上一台独具特色的节目。除创编的词朗诵,儿歌外,还有钢琴,小提琴演奏,民族舞,太极等等。。“科学家的摇篮”里演出的文艺节目同样精彩!
文艺表演在原中科大合唱团指挥李庆利带领下,以筹委会成员和全体校友齐唱校歌 <永恒的东风>而结束。中科大校歌歌词明显带有建校时期的烙印,但这激昂的校歌作为一个文艺节目和历史歌曲来唱,借此表达了校友们对母校的一片真情. 演出结束后,众人们在一起留影纪念。每位校友都显得朝气蓬勃,喜气洋洋, 精神抖擞。
1月27日晚,校友会筹备会再次召开会议,选举771张智民为第一届校友会主席,负责与母校联系合作,849蔡文嘉为副主席负责大底特律地区,829孔勇为秘书长。并对校友会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分工:829郑火新负责温莎(WINDSOR)地区;923叶树集负责安娜堡(ANN ARBOR)地区;7810张志宏政策监督;8610刘国英财务管理;784管怀群宣传报道;591李庆利文艺活动;805骆利民资料汇编;789于泳网站运行;776朱斌总务后勤。校友会同时欢迎9810方洋加盟负责兰辛(LANSING)地区。校友会邮箱是ustc.detroit@gmail.com.
大底特律地区中科大校友会的成立使得从巢湖之滨来到密歇根湖畔的数百名校友,在距母校万里之遥的车城底特律,有了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有了与母校联系的渠道。校友会真诚希望更多的校友参与进来,为校友会的壮大,为母校的发展(如献计献策,讲学,捐款等),为促进本地高校/企业与母校的学术交流和校企合作,为车城底特律与科教之城合肥架起友谊之桥作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在今年9月20日母校50岁生日庆典时再相聚!
(中科大校友会管怀群供稿)
来源: